管理微电网运行的主要关注点是它与主电网的关系。这种关系取决于对这种微电网的需求。微电网对主电网的依赖程度取决于负荷要求及其大小和规模。仅靠太阳能运行的微电网通常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来保持独立于宏观电网。
微电网与主电网在一个点上连接,在两个耦合点之间保持相等的电压。在联结点处放置开关,可自动或手动将微电网与主电网分离。微电网不仅是一种应急措施,而且还可以利用传统电网使用的可能太小的本地资源来降低成本。
当微电网以与主电网断开连接的“孤岛模式”运行时,尤其难以管理。因此,电网运营商必须实时了解产生的负载需求和各种分布式能源(也称为DER)。一些不同类型的DER是可控负荷、减负荷和其他形式的分配管理。
更好的微电网管理包括使用分层结构,其中层内的每个组件属于一个层或系统,可以在其域中显示控制和时间尺度。这种“高级配电管理系统”(ADMS)由以下几层组成。
利用这种分层结构,ADMS获得了实时监测网格活动并进行分析的能力。DMS与SCADA系统相结合,管理电网中的各种能源短缺以及远程故障识别和隔离。
利用这种ADMS模型,电网运营商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轻松处理这种微电网的需求波动和故障。这种分层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优化网格资源,增加与宏网格的独立性。
如今,微电网由于其节能和高成本效益的特性而越来越受欢迎。主要的优势在于他们能够在上述模式下工作,这使得他们即使在主电网崩溃时也能保持功能。虽然微电网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微电网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是传统的宏观电网无法与之有效耦合。然而,今天制定的大多数进步政策都支持使用微电网。